这着实让做了多年品牌管理的赫畅伤脑筋
会做销售的人或是相对成功的人,他们大多都会讲故事。因为有故事才精彩,有故事才容易传播。相应地,好品牌背后一定会有一些好故事。通常来说,故事分为名字的故事、产品的故事和创业者的故事。
好故事有以下四个标准。
1.假的不能说,真的不全说
前面讲了,互联网时代是透明的,所以没必要也是最忌讳的就是捏造故事。因为这个假故事的泡泡会越吹越大,将来破灭的机会也就越大,企业品牌建设的损失也就越大。过去,传统媒体只能挑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报道,根本原因在于时长或是篇幅有限。但在今天互联网时代,这个限制就小了很多。新媒体可以时不时抓住企业的“小辫子”给大家曝光,就像前段时间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发布的《注意:这些都是所谓“洋品牌”!》微博,在很短的时间转发量就达到6 000多条,影响几十万人,所以假的一定不能说。当然了,有时候真的可以不全说,其中的分寸自己把握。
2.要欢乐而不要苦难
过去很多的品牌故事都愿意写成忆苦思甜、苦大仇深的感觉,就像《艺术人生》节目的四大宝典: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都是一个苦孩子如何遭受打击,经过多少年的努力,几起几落,终于获得人生成功。所以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千篇一律,喜欢看的人自然越来越少。而现在,大家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快、压力大,更喜欢轻松一些,好玩一些,欢快一些的内容。
3.利于口耳相传
好故事一般并不复杂,但是有亮点,让大家喜闻乐见愿意传播,比如雕爷牛腩的500万元的牛腩面秘方,禇橙的75岁二次创业等。雕爷还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即使是用户在骂500万元,在质疑500万元这件事情,对于雕爷牛腩而言,其实都是好事情,因为故事在人与人的传递过程中能够留下印象的只是500万元,而不是传播者的质疑,甚至会激发受众想去体验的冲动。
4.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既然是故事,就要有冲突,就要有反差,既要有意料之外的惊喜,也要有情理之中的共鸣。显然,平平淡淡的故事无法吸引用户的关注,也无法给用户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更无法实现品牌传播的诉求。
下面看几个故事,看一看好故事是否都符合上面所提到的四个标准。
案例剖析:名字的故事
关于雕爷牛腩
雕爷说,“雕爷牛腩”这个想法,是被“气”出来的。他特别喜欢吃牛腩,有一次去香港,跑去一个非常知名的小馆子“九记牛腩”吃牛腩,很好吃。他很礼貌地问店家,是不是考虑到大陆开一家店?这个老板拿出计算器,敲了一个数字——10亿,说:“你给我这些钱,我就去开。”雕爷说到这一段的时候,情绪激昂:“你要说1 000万元,说明你还有点诚意,你说10亿元,明显是耍我。”他回到酒店,立刻打电话请别人帮忙注册“雕记牛腩”(后来发现已被注册,就改为“雕爷牛腩”)。紧接着,他找到了香港食神戴龙问怎么才能开一家超过“九记牛腩”的餐馆?戴龙说这也太简单了吧。于是两人就合作了,据说雕爷花了500万元,买下戴龙的牛腩秘方。封测半年后,终于推出了“雕爷牛腩”,横扫江湖。
任何一个品牌,一定要有一个故事,甚至是一个传说。我上网查了一下,之前好像没有这段“九记牛腩”的起源。我的这段文字描述,可能是第一次公开。雕爷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的时候,我像是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那个作家。你,相信这个故事吗?我决定相信。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多么有传播性的故事。
(节选自刘润的《刘润访谈雕爷:牛腩好吃重要吗?》)
关于黄太吉
关于黄太吉的来由,据了解,还要先从一个人说起。经历了几番跳槽之后,赫畅特别想自己做点事儿,但又苦于不知具体做些什么,就在此时,他认识了现在的黄太吉的老板娘——一个地道的天津姑娘。随后赫畅开始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天津。由于老婆是天津人,自己和老婆都喜欢吃煎饼,所以赫畅开始对做煎饼这件事产生了兴趣。
经过商量两个人决定开一家煎饼铺,但店铺形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街头店,他们决定做一家煎饼铺,希望能够颠覆煎饼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于是决定把煎饼店开进北京的CBD。经过三四个月的紧张筹备,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打算开业时,店铺的名字却还没有想好,如何起一个朗朗上口又便于记忆的名字,这着实让做了多年品牌管理的赫畅伤脑筋。
赫畅告诉记者,始终没有一个让自己特别满意名字。“黄太吉”这个名字是自己晚上做梦时梦见的名字。由于自己是来自哈尔滨的满族人,自己的满族姓氏为赫舍里,于是将小铺起名为“黄太吉”,取“皇太极”之意。
节选自《如何把煎饼卖到4 000万元估值》
案例剖析:产品的故事
小米路由器创造者专访:做既便宜又好用的产品
最近,网友们讨论最多的数码产品应该是小米新推出的号称“发烧友新玩具”的小米路由器了。万万没想到的木盒包装,需要自行组装的零部件……这些新颖的玩法也迎来了小米“粉丝”们的再一次尖叫。而同一天发布的华为荣耀3C,在网友热烈的讨论中默默收起了“向小米发起攻势”的军旗,同营大将“喵王”在无奈中也和荣耀3C来了一回“执手相看泪眼”。
为了更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