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部门及时回复并实际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
他______
20.您一般在什么时候使用微博?(可多选)
□交通中(公交、地铁等)□等待中(等人、等车……)
□上课期间□睡觉前□闲暇时间
21.您认为微博与传统媒体相比:
□信息更多、更快、更真实,有传统媒体不具有的优势
□信息更多、更快,真实性则不如传统媒体
□信息鱼龙混杂,可信性太低
□其他______
22.您认为微博舆情能够带给您什么(可多选)?
□信息的主要来源□扩大了交友圈□话题贴近时事,引人深思
□为我提供一个新的娱乐方式 □为我提供抒发情感平台
□让我与朋友的联系变得紧密□让我消遣时间□其他______
23.您通过微博参与了下列哪些事件的舆论表达与互动(转发或原创事件相关微博超过3条)?(可多选)
□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
□“神九”飞天首次对接,“蛟龙”下海创新纪录
□房姐龚爱爱审判□首艘航母交接入列,歼—15战机展开训练
□陕西富平卖婴案 □公布钓鱼岛标准名称并设立三沙市
□表哥杨达才伏法□反腐力度加大,薄熙来等高官被查处
□李天一案的审判□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四川达州老人涉嫌讹诈三名助人儿童事件
□延安城管暴力执法□浙江温岭杀医事件□其他______
24.您认为微博对社会舆论带来的挑战有哪些?(可多选)
□微博也可能成为虚假信息或谣言传播的发源地
□部分公众人物滥用话语权,有时会产生信息误导
□网络声音不够理性,容易受表面信息鼓动,影响社会稳定
□使人沉迷,称为“微博控”,关注其他事情的时间减少了
□其他______
25.你赞成微博实名认证制吗?
□赞同(选择此选项请继续回答25.1题)
□不赞同(选择此选项请继续回答25.2题)
□赞同后台实名制(备案)□无所谓
25.1.您赞成微博实名制的原因?(可多选)
□提升微博舆论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让每个人对自己的话语负责
□便于微博监管□可以杜绝微博谣言□其他______
25.2.您不赞成微博认证实名制的原因?(可多选)
□担心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相关法律不健全,可能会侵犯当事人名誉权或隐私权
□言多必失,对一些敏感话题不敢发表太多言论
□微博没有未实名前那么活跃□其他______
26.您认为微博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可多选)
□曝光不良现象,促进改善社会风气
□增强了公众意见表达空间(民意表达)
□通过微博及早暴露矛盾,及早解决问题,避免扩大(疏导社会情绪)
□防止对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放大□其他______
27.对于揭露官员腐败的行为,您会微博报料或转发吗?
□会,但会待核实后再转发□会,对这种事件深恶痛绝
□不会,事实真相不明,怕惹麻烦□不会,无关自己的事
28.您是否关注官员微博?
□关注,没有明确目的,随便看看
□关注,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工作思路
□关注,向官员寻求帮助□不关注
29.您认为官员微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可多选)
□官员多空话、套话,表达方式有的过于刻板
□缺乏监管机制,有的微博无实名认证,可能有人冒名注册,发布虚假信息
□官员缺乏与网友的互动
□官员追求时髦或迫于组织要求开微博(被动),应付了事
□官员个人发布的信息被误读甚至利用,产生不良后果
□其他______
30.您如何看待微博问政?(可多选,不超过3项)
□有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和公开化
□有利于政府收集民意,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
□政府机构开微博,将很难区分公务身份和个人身份
□政府机构开微博容易,但坚持太难
□言论太自由,需要严格监管
□微博不能真正推动民主进步
31.您主要关注政务微博的哪几类信息?(可多选)
□时事□旅游□民政□环保□财经□安全□文化□教育□娱乐
32.您经常关注当地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吗?
□经常关注□偶尔关注□不关注
33.您遇到问题会向政务微博进行咨询吗?
□经常会□偶尔会□不会
34.您关注政务微博的目的是?(可多选)
□了解政策信息□通过微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问题进行咨询
□与有关官员进行沟通□其他______
35.您认为当前您所在省的政务微博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多选)
□与网民互动沟通不够,有的问题没得到重视或实际解决
□有些官员与网友交流流于形式,有些部门对待微博缺乏真诚,应付了事
□信息更新不够及时
□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引导能力及技巧尚显不足
□反馈不够及时□其他______
36.在推进政务微博建设中,您认为下列哪些因素更重要?(可多选)
□力推信息公开,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各级部门及时回复并实际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
□提升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和透明度
□促进网民广泛积极参与
□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性政务微博平台□其他______
37.您认为政务微博应如何引导微博舆论?(可多选)
□加强与网民互动,促进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活动
□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来发布信息,淡化官方语言,增加亲和力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微博管理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