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以下结论(图2-6):
处理突发事件时所表现的积极有序、迅速高效,帮助其迅速获得了百万粉丝的关注,昭示出政府应对微博舆情的长足进步。
五 微博舆情议题活跃度
每一个议题都会经历产生、发展、高潮与衰退等阶段,这些阶段合起来构成该议题的活跃周期,微博中的舆情事件也不例外。为了解民众对事件的兴趣周期,我们对2010—2013年的十大热门微博舆情事件的活跃天数进行统计,得到图2-5。
图2-5 2010—2013年十大热门微博舆情事件活跃天数分布情况
如图2-5所示,四年来的十大热门微博舆情事件中,近40%的舆情事件活跃天数集中在6—10天,将活跃天数为1—5天的舆情事件加入其中,则有近60%的舆情事件的活跃天数在10天以内。这个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吻合了微博的媒体特征,即微博时代人们对舆情事件的关注周期普遍较短、注意力有限,新的更能吸引眼球的舆情事件的出现,很快会将旧的事件掩盖。与其他媒体相比,微博媒体的信息碎片化与信息获取的快捷性特征,使得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周期大为缩减,活跃天数达到15天以上的舆情事件,只占到总比重的15%,这类事件主要为诸如薄熙来、王立军事件这样的不断有新的爆炸点出现的涉警涉法类案件,或是诸如中菲黄岩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等涉及国家主权问题的国际舆情事件,因为在这类事件中,民众的眼球不断被新的、难辨真伪的爆料所吸引。微博媒体的碎片化传播方式与拼图式建构方式,也带来了新闻传播学界新的研究热潮。
六 微博舆情意见分布
英国政治家约翰·密尔顿提出,应该给予不同利益群体公开表达自己意见的场所,真理最终会在与谬误的不断斗争中获得[5]。多元意见的表达被视为衡量一个社会是否民主的条件之一。我们对出现在2010—2013年的十大热门微博舆情事件中的各方观点进行汇总与分类,得到以下结论(图2-6):
图2-6 2010—2013年十大热门微博舆情事件意见分布情况
研究表明,博友对微博舆情事件的意见类型的数量主要集中在4—6种区间,占到总比重的62.5%,其次为1—3种区间,比重为20.0%,7—9种区间占到10.0%,10种以上区间所占比重最小,仅为7.5%。这表明,一方面,随着微博时代的全面来袭,每个普通民众都能够轻松获取话语权,轻而易举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评论,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新型交互世界中,每一种声音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发声渠道,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民众对微博中的热门舆情事件的意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过多的意见类型也容易导致观点的分散,各方意见各自为营,难以形成聚合力量,从而对事件的迅速解决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对博友的观点种类进行汇总,可达到13种之多,加之涉事方长时间失语,致使官民矛盾与仇富心理在网络中不断激化,造成恶劣影响。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民的意见多元化发展仍然能够被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同时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民众的意见能够做到基本统一,例如“佛山小悦悦事件”中,绝大多数博友发声反思社会道德的堕落、呼吁人性的回归。日本购买钓鱼岛引发国内大规模游行示威后,多数网友能够站出来倡导理性爱国。这说明,“意见的自由市场”与“观点的自我修正”不仅需要开放的空间,同时也需要适当的控制引导。
第二节 微博舆情的问题分析
正是由于微博舆情的关涉主体多为党政部门、发布主体多元庞杂、信息琐碎凌乱,又多以负面新闻为主要内容,因此,在其广开民意表达之窗口的优势之外,谣言丛生、言论极端以及政府欠缺有效应对的弊端也随之暴露。
一 微博谣言丛生:“人人自危心惶惶”
一直以来,微博的公信力问题都存在极大争议,作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这个空间中蕴含着数以万计的各类网友发布的庞杂凌乱的新闻信息,再加上这个新生媒体在信息的监管、伦理的约束和法律的控制方面均存在相当多的漏洞,使得过激言论甚至谣言获得了赖以滋生的土壤:2010年的微博谣传“金庸辞世”尚未落幕,2011年的“购盐防辐射”激起一阵“抢盐荒”,“武汉女大学生找工作被割肾”的谣言刚刚疯传网络,2012年,微博谣言“上海东华大学食堂电风扇落下削死学生”再次引起网民恐慌。据统计,对2012—2013年的100件热门舆情案例进行分析,其中有超过1/3的事件中出现过谣言,出现谣言的原因包括信息不透明、对信息断章取义以及炒作等[6]。
对微博之所以适宜谣言生长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微博谣言的三方面特征:首先,从信息发布层面分析,微博中的单条信息只有140字的空间,决定了其不可能完全披露出新闻信息的详细内容,这就为谣言的发布者隐藏关键信息提供了“合理”的借口,由于网民对微博信息的简短性习以为常,助长了谣言在真实信息中的鱼目混珠;其次,从信息传播层面分析,多中心、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促使每一位用户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粉丝群,尤其是意见领袖,其粉丝群数以百万、千万计,因而在微博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会出现相当数量的节点,某一个节点的阻塞都不会影响信息在其他节点的传播与扩散;最后,从传播效果层面分析,由于微博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即时性、快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