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选用真人做广告
毒式营销的经典案例。
2015年6月10日,一则报道同样引发了病毒式传播的效应。这则报道称:“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女孩子反手能摸到肚脐眼的身材就是好身材,如果摸不到,要减肥。”
这则报道一出来,立即引起网友的广泛围观。据说,这个报道在微博上生成话题后,很快就让阅读量达到了上亿次。随后,一些明星也加入这种“炫腹”的活动过程中。一些反手摸到肚脐的明星,和一些反手摸不到肚脐的明星,都把自己“炫腹”的图片发到网上。这样一来,就让反手摸肚脐的话题成为众人效仿的活动,并随之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病毒式传播效应。
从事后的一些反馈来看,这个话题所取得的社会效应非常明显。那些能够做到反手摸肚脐的女孩自然非常高兴,而那些做不到的女孩,可就够折腾了。据说,有些女孩为此而拉伤了肩胛骨附近的韧带;更有甚者,竟把自己的胳膊给弄脱臼了。随后,一些专家就给出解释称,这个所谓的测试标准,主要是用来测试一个人手臂关节的扭曲度、臂展和手臂及背部肌肉的柔韧性的。由于相当多的女性骨架较小,背部肌肉不多,所以很容易就能做到反手摸到肚脐。反之,像那些肩膀宽厚的男性,加上身体柔韧性较差,就很难反手摸到肚脐。
从专家事后给出的解释来看,所谓反手摸到肚脐的就是好身材,是伪命题。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些身材肌肉线条一流的女性,也完不成这个反手摸到肚脐的动作。而一些挺着将军肚的男子反而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反手摸肚脐测定身材的测试方法并不科学。它只能测试腰围和身体的柔韧性,与好身材的关系不大。
在得出正确的解释之后,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不禁要问的是,为什么这样一条十分平常的话题,反倒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积聚起天文数字的阅读量呢?不妨对这个现象做些解读,说不定能对新媒体人在品牌推广方面有借鉴的意义。
在以往的网络热点中,通常的话题不外乎这么几类:内幕八卦、明星绯闻,还有就是网络水军助推起来的虚像。而在这次反手摸肚脐话题中,尽管它是个伪命题,仍然能够积聚起超强的人气,其成功之处起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参与的门槛极低。这个活动无需物资和场地,也不需要试镜、模拟之类的前期预备工作,而且谁都具备尝试的条件。这么低的参与门槛,就具备了人人参与的条件,也就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氛围。由此,就打开了传播之门。
其二,清新的话题永远受到追捧。见惯了窝里斗、内斗和串斗之类的人们,早已对无关己身的行为产生了麻木感;对绯闻、八卦之类的消息已厌倦;对那些近在眼前,实际上远在天边的种种诱惑也表现出反应迟钝。而这时出现一些清新的气息,就会对人们产生提神醒脑的功效。
其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话题永远受到关注。反手摸肚脐活动,从某个角度来看,就是与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个人追求的健美紧密相关的活动。健康和健美,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们的追求,是与人的切身生活质量紧密相关的,可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所以,只要围绕着这样的话题做文章,往往就能受到追捧。
其四,名人效应助阵能起推波助澜作用。在反手摸肚脐话题被引起后,像杨幂、邓超、佟大为等明星纷纷就话题进行了亲身示范,在微博上晒出自己进行该活动的图片。这些人的加入,很快就将明星效应转化为粉丝效应,从而让活动成为人人参与的效仿行动,让话题成为不断发酵的热点。
其五,能够衍生众多与受众切身相关的话题。像微博这样的自媒体,自推出后就具备了信息快速传播的特征,吸引了很多用户。但是,随着人们的视角、态度和认知方面的转换,一些时政要闻、国际大事之类的热点事件因为离自身距离很远,就越来越脱离人们的日常情趣。而反手摸肚脐这样的活动,除了能让人亲身体验、感受外,还能衍生出与自身紧密相关的许多话题。比如,我反手摸到了肚脐,真的就说明我的身材好吗?我做不到反手摸肚脐,就真的说明我的身材不好吗?是好身材重要还是好容貌重要?这样的衍生问题可以无穷尽。随着这样的问题不断被提出,受好奇心支配,人们也就格外在意他人的想法。于是,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就会大大提升,相互探讨交流的频次大大提高。由此,这个话题就会广泛传播开来。
从反手摸肚脐中,新媒体人可看到信息传播的一些变化特征,看到病毒式营销的迅疾性和所引起的不同凡响的社会影响。其实,一个话题,并不在于其本身有多少噱头,而在于其能不能吸引人,让人围观追捧。在反手摸肚脐闹得欢腾的时候,又有一条消息传出:“美国科学研究发现:反手摸到肚脐的现象,是灵长类尚未进化完全的表现。小脑过于强化,大脑发育不完全,上臂过长未适应直立行走的状态。”对新媒体人来说,不管美国科学研究的结果正确与否,从这项活动中,倒是能总结出一些取得病毒式营销效应的经验。
表12-3-1从传播学视角解读网络病毒营销
4.多芬视频短片创造的线上营销纪录
多芬是联合利华公司旗下最有价值的女性品牌之一,自面世50多年来,在产品推广上,一直选用真人做广告。多芬旗下的产品,如护肤、洗发产品等,始终以“简约而真实的美丽”这样的理念打动消费者,并带给人以希望、快乐、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