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危机治理的要素与结构的分析,归结出危
教育水平高、有强烈危机意识的公民,明确自身的角色和责任。
危机治理中功能发挥,即指政府与社会参与社会危机治理的活动与行为,是政府部门和一些介于政府与企业组织之间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对社会公共活动与公共事务的协同管理以实现危机的治理。危机治理中的社会主体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美国学者理查德·库珀把政府的职责和功能从一般意义上划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建立法律基础与法律秩序的守夜人的职责与功能;二是社会保障的职责与功能;三是调整生产结构的职责与功能;四是约束个人行为的职责与功能。但是危机治理的过程需要政府改变既有的单向度的行为方式,确立与社会协调的综合功能。
3.危机治理过程形成的几种权力
基于对危机治理的要素与结构的分析,归结出危机治理过程中形成的几种基本权力。
(1)知识性权力。危机本身的多元成因和不确定性特征决定了危机治理过程涵盖了对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现代社会立体信息获取系统使得人们更易于获得信息,但是也使得信息发布和传播更加自由,从而使危机治理主体对危机治理相关信息的获取更加复杂多样。同样,拥有危机治理关键知识的个人、群体或者组织在危机治理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些处于能够运用和控制当前信息,制定应对方案的个人和组织将拥有权威分配资源的权力。因而知识资本被作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社会资本运行中普遍发挥着作用。
(2)资源性权力。危机治理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设备、补给与抚恤、社会组织机构的参与等。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资源调集与配给能力的组织机构,将拥有对社会权威分配资源的权力。而能够提供该项资源的组织或者个人,也因此获得了危机治理中的重要权力,这种权力与危机的性质和所提供资源的性质有关。
(3)决策性权力。社会危机中的决策主体包括了政府和社会。但是危机治理的决策通常由权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作出。相关部门因为它们可以提出或者制定政策来影响危机治理的绩效而获得了相应的权力。这种权力在危机状态下不仅仅为政府专有,还包括了社会组织乃至公民群体。
(4)网络性权力。复杂社会中的政府在消除危机情境、规避与化解危机过程中,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成因日益复杂的危机。这种合作包括了国内与国际、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等诸多机构的合作,也包括了作为社会资本的道德、信任的网络体系。网络性权力的存在表明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与价值协调,组织系统内外的关联,信息渠道的畅通等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三)危机治理的基本功能
在我国现阶段,多发的危机、逐步完善中的治理模式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共同参与强化了我国社会危机治理的基本功能。危机治理要素与结构所体现的权力影响着我国社会危机治理的生态模式,并决定着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政策选择。危机治理权力、理念的生成制约着社会危机的发生发展。
1.预警与防范
完备而有效的预警机制的存在是危机作为常性概念存在于日常公共行政中的基本要求,危机预防作为危机治理的首要职能,无疑是化解危机既简便又真正成本低廉的办法。任何危机的控制与消除,有效预防的过程是规避危机发生或者扩散的重要前提。
所谓危机的预警是指在职能部门和信息系统通过对可能引发危机的信息和相关征兆的感知与获取,并及时采取行动的过程。包括对危机的确认、分析与评估以及对危机的监控等一系列活动。由于预警意味着危机尚未发生,所以预警的实质是对危机发生趋势的把握。预警的绩效直接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识别、处理和作出判断,采取预应措施(包括信息的及时发布,紧急状态的级别界定,社会资源的调配力度等)。
危机预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常备性。即在顺境中根据危机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标体系所做的持续的运行过程。二是前瞻性。危机预警的概念表明,预警过程就是事件未发生之前采取行动或者保持紧张状态的过程。三是即时性。即对即将发生的危机要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或者在危机未发即能够迅速传播信息,采取措施,实现控制。四是准确性。危机治理的准确性即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