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长期处于社会发展副产品的地位
道它们是什么、为什么要关注它们。以往我们多把问题归咎于食品加工卫生条件简陋,然而,“苏丹红”问题一出现,在中国就牵连到了亨氏、肯德基等国际知名企业。据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专家指出了食品安全的三方面问题:第一,是我们工业高速度发展,工业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污染;第二,是农药残留问题,包括大量食品中包含的兽药问题、抗菌素残留问题、食品添加剂问题、工业污染物残留问题等;第三,是假冒伪劣问题。除此之外,食品加工过程的环境卫生——细菌超标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除食品本身之外,还有流通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管理性问题。此外,食品安全问题还表现在各类中毒事件频繁发生。从原材料、加工过程再到食品安全监管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给食品安全带来诸多隐患。
中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不安全隐患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建筑本身的不合格。如果以前说住房不合格是建筑面积缩水的话,那么现在是随着房子越来越漂亮、格局越来越合理,但是也越来越不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安全标准了。其次,是住房污染问题。住房污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筑材料本身污染;二是住户装修造成的污染;三是房屋所在位置周边环境的污染。污染一般都是有害材质散发出来的、看不见的气体,它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最近,人们也开始关注噪音、辐射类等污染,它们会造成对身体和精神的损害。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生殖甚至是胎儿都可能带来伤害。比如,目前证实的幼儿白血病、幼儿和老人的哮喘以及男性精子含量和活性降低等,都可能与住房环境污染有关。再次,是各住户用电、用水、用火方面的安全隐患。除了住户不小心引起灾害外,主要是假冒伪劣的水管、电线、煤气管道等在忽视安全、追求美观的条件下的不安全使用和安装。
人生病吃药是正常现象,但也同样会引起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中国目前这方面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用药方面潜在的问题;一个是就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保健方面的问题。关于用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在中国,药物滥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不仅仅是抗生素类药品,还包括精神类药品、避孕性药品等。主要表现就是没有医生指导下的随便使用药品。在中国药学会、中国消费者报等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药学服务论坛”上,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的孙忠实教授说:“我国每年到底有多少药物不良反应(ADR)病例,目前仍然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是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此住院,19万人因此死亡,由此造成的损失每年达40亿元人民币。”而在就医方面,既包含医院非法、违法操作问题,也包括非法行医问题。前者如非法采血,经济利益驱动下的一次性用品的循环使用等,后者在中国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据国家卫生管理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接近100万家,其中,个体开业的诊所就有18万家之多。在对这些个体诊所的调查中发现,这些“行医者”大多不具备资格条件,更有甚者只具备一些医疗常识,看病是凭借“胆量”和“感觉”。总体来说,这些个体诊所存在漫天要价、药品过期、无证经营、医疗条件差、医疗事故不断等问题。在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而同时“亚健康”等词汇也进入老百姓的视野中。一时间老人要补钙、妇女要补血、儿童要补锌排铅,还有人要减肥、美容等,各种保健品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虚假保健品宣传、违规保健品配方等问题的出现,不仅耗费了消费者的金钱,也直接损害着消费者的健康。
隐性公共安全问题,由于其危害是渐进的,因此,不像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那样容易引起普遍的关注。对于它的关注,一方面,需要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民众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还需要专家系统的科学指导。可以说,中国目前的隐性公共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基本上和人接触到的各类用品都有潜在风险。值得警觉的是,对这些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风险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缺乏相关数字统计与公布。只有掌握了真实情况,才可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公众只有了解了真实情况,才能采取理智的行动。
(二)中国公共安全风险的特点
所谓风险社会,是指风险逐渐接替财富,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对象和内在驱动力。作为社会的关注对象,风险具有客观性,这一现代文明制造的危险,是与现代化成果相伴相生的孪生子。在现代化进程的早期和中期,风险被视为偶然发生的概率性事件,在巨大现实利益的对照下,其造成的损失往往被忽略,因而长期处于社会发展副产品的地位。然而,当现代化进入当前阶段,风险已从副产品逐渐转为次产品,甚至已成为主产品,我们已不可能只见益处而无视风险,因为其造成的损失往往将超出承受的极限。
风险在追逐利益中与利益一并产生,它客观存在,不可消除,同时具有主观性——对风险的感知与关注,能够取代纯粹的利益追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风险社会中,人们将不仅仅关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