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现实的企业
正因为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因素繁多,而且企业持续经营对不同因素的敏感性又不同,要准确判定企业持续经营状态和预测其未来走向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但是,复杂、困难不应该成为企业持续经营研究属于缺乏理论的“资料驱动型”研究(陈晓、陈治鸿,2000;王强,2002)的理由,因为如果没有概念基础(即理论基础)的铺垫,回归模型得到的仅仅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威廉斯,1984)(3),因果关系的含义来自概念推理(理论),经验检验充其量只是提供了拒绝和不能拒绝的证据(唐·埃思里奇,1998)。仅仅在模型中捕捉思想并不能使思想合理化,正如布雷迈尔(1991)所告诫的那样,“数学方法的使用不能替代严谨的理论阐述……相反,它本身要求对其组成的结构做出更准确理解”(4)。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运作机理的分析、企业持续经营演进的透视,识别、归纳出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我们才能够提高判定和预测企业持续经营状态的能力,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才具备外在有效性 (external validity) ,企业持续经营研究也才能脱离“资料驱动型”的原始阶段而进入科学的阶段。
2.1企业持续经营三因素模型
按照仿生学的观点,企业是一个具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组织(张铁男、李晶蕾,2002),它具有多层次的外在表现以及相应的能力(朱开悉,2002),企业外显的竞争力就是企业在实际竞争环境中通过对拥有的战略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吴隽,2002)。只有各种层次的能力协调发展,企业才能够生存,并且生存得更好。作为一个现实的企业,首先应当确保能够生存下去,即具备自生能力、维持持续经营,然后谋求生活得更好,即获得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自生能力是企业从事某种业务运营的前提条件,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进入竞争舞台的入场券,持续经营是自生能力的外在表现或结果;核心能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具有特异性能的战略资源,是在竞争舞台上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失去了第一层次的自生能力,核心能力也就失去了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仅仅满足于持续经营,无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终将被竞争所淘汰(参见图21)。正如持续竞争优势只是一种外在或者表面的市场表现或结果,持续经营也是企业的一种外在表现或结果;决定持续竞争优势的真实力量或源泉是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拥有的战略资源和创新,那么,到底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企业持续经营呢?换言之,隐藏于持续经营背后的真实动因 (drivers) 到底是什么?
图2-1完整的企业能力框架
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范徵,2002)。所谓复杂系统,是指具有多样性的、耦合度较高的、由人参与的、成分众多具有层次结构且拥有某种程度的智能的非线性系统(成思危,1999)。任何一个复杂系统总是处于自组织和组织的共同影响之中,自组织就是企业内部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企业从无序进化到有序、从低级进化到高级的过程(李景平、朱楚珠、李树茁,2002),组织则是外部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系统演化存在进化和退化两种可能性:退化过程导致系统趋向更为低级的有序态乃至混乱无序的状态,退化的产生是因为系统内部信息量的减少而削弱了系统自身对系统内部行为的约束力,由此造成外部环境组织作用“乘虚而入”,表现为外部环境组织作用的“他决性”,而且系统内部信息量越少,系统演化过程的“他决性”就越明显;进化过程则促使系统趋向有序态乃至更为高级的有序态,进化的形成源于系统内部信息量的增加而加强了系统自身对系统内部行为的约束力,表现为系统自组织作用的“自决性”。“自决性”的存在和增强使得系统对外部环境的扰动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回应,而且系统内部信息量越大,系统演化过程的“自决性”就越强(胡皓、楼慧心,2002)。所以,从上述退化和进化机理看,内部因素的自组织过程是第一位的,外部环境的组织过程是第二位的,组织过程通过自组织对系统发生作用。同样,作为复杂系统的企业的持续经营演化过程既受到内部各个维度动因 (drivers) 的自组织过程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组织作用。持续经营作为企业系统自组织和组织共同作用的产物,在探讨其演化规律时,我们不仅应注意内部因素协调作用的重要性,还应重视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范徵,2002)。只有从内外结合的系统观点出发,跳出企业迷宫,才能真正揭开企业持续经营这个“黑箱”。
2.1.1企业持续经营的自组织作用
2.1.1.1一个简单的分析性模型
“横看成岭侧成峰”。20世纪初以来,企业这个人造物引起了理论界多少纷扰尘嚣,无论是对市场的替代,还是能力的集合,企业首先必须能够产生并继续存在,而产生和存续离不开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如果拟建中的企业无法提供期望的回报,它就不会诞生;如果现存的企业不能满足权益所有者的期望,它也无法存续。在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企业首先必须具备自生能力,能够获取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设立;企业投资设立之后,在未来经营当中也只有能够赚取投资者可以接受的预期利润率才能继续经营下去。没有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