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危机公关

即这些风险信息只有风险制造者本身了解

发布时间:2021-10-05 10:25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归纳来看新兴风险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风险类型新颖性与风险信息隐蔽性相叠加的特征:一方面是从风险治理的角度来讲,这些新兴风险都是相对新颖的,以前未遇到过或者未处理过,如部分新兴风险是与新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比如互联网安全、城市物流等,在高技术、新兴工具的外衣掩护下,原有城市管理手段及监管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从风险信息角度来看,这些新兴风险都是相对隐蔽的,其风险信息是相对封闭,即这些风险信息只有风险制造者本身了解,风险信息本身具有很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使得相关风险信息更难监管且风险隐患易被城市管理者所忽略。

  2.城市脆弱性放大与风险危害后果加剧的特征:一方面是新兴风险的耦合演化,将城市原有的生态及社会脆弱性成倍放大,脆弱性是一个概念的集合,包含了“敏感性”、“易损性 (fragility)”、“不稳定性 (instability)”、“适应性”、“应对力”、“恢复力”等一系列相关概念,“既考虑了系统内部条件对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也包含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征”[62],城市脆弱性放大指的是城市本身更加脆弱易损,同时也包括城市在受到损害后更难恢复的含义;另一方面是新兴风险的危害后果加剧,表现为这些城市风险事件往往造成惊人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遇难人数达77人,而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中遇难人数达161人,仅汽车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可能超过40亿元。

  3.个体化风险分布与社会化责任承担的特征:一方面从风险空间分布来看是呈现个体化风险分布的,指大部分风险都与人的主动行为有关,这些风险以个体化特征分散在整个城市空间中,然而个体化的社会所要面对的却是社会化的风险,“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就是典型的个体化社会下的公共风险,跨年活动参与的单位基本上是个体、家庭或少量朋友小集体;当大量个体聚集,便形成了风险,一个人的在场成为别人的阻力和伤害,而这个过程中多数在场的人又是不自知的”[63];另一方面风险后果却是社会化的责任承担机制,即风险事件所引发的损失后果,则由政府或者社会来共同承担的,这表现为政府对城市风险责任承担是一种无限责任的形态,即不管是什么原因的风险事件,最终也必然由政府及整个社会来共同买单,同时也表现出在处理和化解这些风险事件后果时,都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影响,致使在事后处置及恢复重建中的社会成本极高。

  二、新兴风险的治理:难点及原因

  风险治理 (risk governance)的出现,主要是强调风险管理主体的多元性、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如风险认知、社会风险放大、预防原则等,风险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参与、风险沟通等因素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风险治理包括所有的参与者、治理规则、治理过程、与风险有关的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沟通机制,以及所要采取的管理决策”。[64]新兴风险,一方面因为风险本身的新颖性、耦合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因为城市的人口规模大、空间聚集度高,公共管理难度大等,使得一场暴雨、一次火灾保障事故、一个跨年活动就可能引发巨大的灾难。新兴风险的治理,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对中国的城市管理者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其治理难点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治理环境层面

  新兴风险问题前所未有,同时公众对公共安全管理期望极大提高。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5],但同时城市风险也在不断聚集,“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66]等问题使得对于新兴风险很难有效治理。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城市风险更加关注,如雾霾在2015年冬季的微信、互联网上爆炸式传播。以百度搜索数据为例,“关于雾霾的舆论从11月29日开始,一周内网民搜索量、新闻声量、微博声量呈爆发式增长,截至12月1日18时,当天的搜索指数已接近30万人/次,微博声量超过8万条,相关新闻报道4000余篇,当天23时数据,‘北京雾霾’成为微博热搜榜第二名”[67]。由此看见公众对于政府治理公共安全的治理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风险信息和公共安全管理更加关注,同时各种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发生、发展、传播呈现立体化、爆炸式的特点,当前的治理能力,很难回应公众对新兴风险治理的需求。

  (二)治理主体层面

  城市管理偏重应急处置,缺乏风险评估和风险治理。当前的城市管理注重突发事件事后的应急处置,对新兴风险的评估和治理能力不足,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者还没有完全养成风险评估的意识和习惯,多数城市管理部门及人员缺乏专业风险评估能力和科学的风险评估工具,无法有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这就对新兴风险治理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体现在城市自身风险治理能力不足,由于相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思维和经验,未形成客观的风险评估工具,造成风险治理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城市居民缺乏基本知识和背景信息,在对待和处置风险的方法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