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网络公关

吸引潜在客户的购买欲

发布时间:2021-10-11 07:45   浏览次数:次   作者:admin

  要与自己产品的特点统一,则是营销基础。营销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产品卖出去,让企业获得收益。而卖出产品主要通过两方面:增加以往用户的购买频率,吸引新的购买用户。自己产品的特点,产品的现有用户特点,都限制了营销的内容。一个完全天马行空、颠覆传统的营销创意,有可能给企业吸引更多的用户,创建新的市场。但是,更可能让自己的产品失去已有的客户,失去现有的份额。

  新的营销内容,必须要在突出“新颖”“有趣”的同时,能够兼顾到已有用户的特点,不能光为了吸引眼球,吸引潜在客户的购买欲,而放弃以往的用户。只有既兼顾了以往的用户又考虑了潜在用户,才能真正达到营销的目的。

  对于一个不知名或者还没有形成品牌文化的企业来说,考虑如何兼顾产品特点以及内容新颖是营销方案策划基础。而当自己的品牌拥有了一定的“忠实用户”时,那就要考虑这些用户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对自己的品牌产品“忠实”了,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作用。企业文化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无关紧要一样,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在营销上能够让自己的品牌与同行业其余品牌区别开来,能够吸引并壮大自己的“忠实用户群”。因此在做“内容营销”甚至别的营销策划时,必须要了解这类“忠实用户群”的特点。

  第三种,新闻内容了解。一个初创企业,尤其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型初创企业,要显露自己,完成吸引消费者目光的难度十分巨大。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相关人士推荐,对小企业都存在着很大制约。而在现代互联网千篇一律的信息充斥下,“新闻”的价值就被无限扩大。这也就让很多初创企业看到了新式营销的曙光。

  什么叫做“新闻营销”?新闻营销是内容营销的一个分类,就是强调“新”。它主要是通过内容的“新”来吸引人们的关注,从而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只有与互联网以及现代日常商品宣传相区别,才是真正的“新闻营销”。必须要突出自己内容的特点,“材料新”不一定就是“内容新”,很多关于政治商业的专业报道的材料都是最新的,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则是“陈旧”的,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与内容的共鸣,无法对内容产生兴趣。新闻营销不是新闻报道,通过内容传递达到营销目的,才是新闻营销的目的,这也就要求新闻的“新”以“吸引”受众目光为标准。

  网上搜索、口碑传播、新闻热点的营销,实际都是通过内容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让他们注意产品,购买产品。

  表9-1-1新闻营销的优势

  2.互联网营销必须掌握事件营销的运作要点

  在2014、2015年的互联网热门事件中,冰桶挑战赛连续两年成功入围。现在的互联网中,能够持续如此长的时间、造成如此巨大影响力的事件相当罕见,而这种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以及长持续时间正是互联网营销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事件进行专门的分析,从而总结出在互联网上以“事件”来营销的主要运作方式及要点。

  冰桶挑战赛全称是“ALS冰桶挑战赛”,这是美国橄榄球球员史蒂夫·格里森发起的一项为了引起人们对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即人们常说的“渐冻人”的关注而发起的点名挑战。“渐冻人”是一种人体神经元损害疾病,在病发初期,病人会感觉肢体失去力量、感觉也会受到影响,就如同患病部分被“冻住”一样,既没有活动能力也没有感觉能力,而发展到后期,甚至会造成说话迟钝,吞咽困难,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

  而“冰桶挑战”中的冰桶选择,最初就是出于让人们亲身体验“渐冻人”的那种“被冻住”时的病痛。史蒂夫·格里森和他的朋友当时就通过推特点名开始了后来十分盛大的冰桶挑战。冰桶挑战要求被点名者在24小时内接受挑战把一桶冰水浇在自己身上,或者选择为ALS公益组织捐献100美元,然后可以再点名邀请另外三人进行挑战。被史蒂夫·格里森在推特上点名的人是微软的CEO纳德拉。而自纳德拉之后,微软的比尔·盖茨、Facebook的扎克伯格跟桑德博格、亚马逊的贝索斯、苹果的库克等都相继接到了点名,并最终接受挑战,甚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受到了点名邀请而选择捐献100美元作为回应。

  冰桶挑战在美国引发一阵热潮之后,更是因为美国商业人士对中国小米公司雷军的邀请而开始在中国突然火爆起来,从而让中国国内的很多明星人物也加入这次狂潮。

  那么,这场冰桶挑战赛究竟为什么能够引发如此轰动的效应,以至一国总统都要被拉进来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现代互联网的“事件营销”的什么启示呢?

  第一,事件营销本身不能站在“道德”的对立面,最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只有不与社会公共道德冲突,才不会受到广大受众以及公共媒体一边倒的批评,才能够消除传播障碍。而占据道德制高点,或者本身就是一件公益事业性质的事件营销,那更有自己推行下去的底气,那些被点名的人也就无法找到借口来推脱掉这次营销刻意制作的“选择题”。

  第二,

热门标签
推荐阅读